|
湖南日报在12月份连发《勇当“双一流”建设排头兵》、《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聚力“一中心一园区”,创新创业工作硕果累累》3篇新闻稿,对我校贯彻党代会精神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系列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湖南日报】南华大学:勇当“双一流”建设排头兵
徐德荣 彭建军
11月底,南华大学临床医学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全球排名提升943位,学科排名再创新高。该校临床医学学科自今年5月份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以来,一直稳居ESI全球前1%且排名不断提升,科研成果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南华大学围绕“特色鲜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提高质量、彰显特色、改革创新、强化内涵”的发展方针,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
今年4月以来,学校党委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和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实施“船山人才工程”、“引智工程”,引进了一批高水平人才,构建学校高水平人才队伍体系。相继启动“放心课程库”建设,加强专业课和基础课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并积极推进校级、省级、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十三五”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同时,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进展迅速。今年,南华大学获得3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顺利进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二期)项目立项高校。
今年7月,南华大学围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计划和湖南省实施的“高等教育振兴工程”,学校新一届党委提出“一基三实”、“一路三建”发展思路,即:夯实人才队伍之基,把人才培养做实、把科学研究做实、把服务社会做实;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加强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与排名建设、学科水平评估建设、ESI标志性创新能力建设。
在今年南华大学第三次党代会上,学校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高水平人才和团队建设、加强学科建设等10个任务;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人事聘用制度改革、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等10项改革;建设智慧校园、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放心课程库等10件民生实事,作为“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的具体目标。
“紧紧抓住政策导向,强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力求核类学科、医学学科率先进入一流行列,并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整体办学水平实现明显提升,勇当‘双一流’建设排头兵。”南华大学党委书记王汉青介绍,学校已全面启动深化综合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推进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湖南日报】南华大学: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徐德荣 彭建军
前不久,南华大学正式出台“放心课程库认定办法”,明确该校放心课程库认定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小组、评审认定程序及指标体系。据悉,进入该校放心课程库的课时酬金将是普通课时酬金的1.5倍。
为了将放心课程库认定工作做实做细,该校按照严格的标准、严格的程序开展工作,目前已启动第一批放心课程库认定工作。首批放心课程库暂时只在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中进行遴选认定,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扩大到全校所有课程,旨在通过3年的努力使学校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
自今年7月南华大学召开第三次党代会以来,该校以“一基三实、一路三建”(即:夯实人才队伍之基,把人才培养做实、把科学研究做实、把服务社会做实;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加强学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ESI标志性创新能力建设)的发展思路为引领,把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工作落实到党代会确定的“十大目标任务”、“十大改革”和“十大民生”中,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今年来,南华大学先后启动学位条例修订工作、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对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性创新创业公共课程、面向专业的学科前沿、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各类创新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启动建设一批研讨教室,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改革。同时,加紧建设校内各专业创新实验室、创新创业教育公共平台和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该校还启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34门在线开放课程,以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为重点,按照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准,推进核工程与核技术、临床医学、安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等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工作,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按照全体学生受益的原则,该校制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规划,加大教学投入和过程管理,全面推进校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
“站在国家和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谋划工作,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紧扣学校实际,将‘核特色、医品牌’的办学特色发扬光大,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南华大学党委书记王汉青介绍,学校正凝炼特色、强化优势,全力推进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并对在全国有比较优势的省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集中资源精准发力,力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数和建设质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 湖南日报】南华大学: 聚力“一中心一园区”,创新创业工作硕果累累
徐德荣 王小椒 邹凯
日前,南华大学被认定为首批“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据悉,近年来,该校除了获批“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以外,还先后获得了“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湖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湖南省创业孵化基地”等荣誉。
今年,南华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更是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获批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50万元;“衡阳创学汇”创新创业团队获得2016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一等奖;在第三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中,2个项目获省级优胜奖,各获资助金10万元,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在第四届工程训练综合能力比赛中,获省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获得第二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在2016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湖南省分会场活动中,1个项目进入中央展示厅重点展出;“防辐射工程装备”获得首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铜奖。
近年来,南华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2013年开始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大学生创业园等校内实践基地和“湖南雁能”、“衡缘物流”等校企合作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其中校内专用面积逾1万平方米。2015年,学校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创业的战略思想,在原工程训练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协调全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2016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将“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并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出台了有效推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规划和组织实施方案。
“学校在创新创业建设工作上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子。首先是初步形成了修读类型齐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灵活多样的课程教育体系;二是围绕‘一中心一园区’,建立了适配校内双创工作的实践体系;三是联动发力,全面启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举办一系列相关讲座与培训活动。”南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湘江介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助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工作,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南华大学党委书记王汉青介绍,未来几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建设力度。计划在3年内将创业园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大学生创业园,建筑面积达1.5万余平方米,容纳不少于100个创业项目,提供实习实训岗位500个以上,解决就业岗位200个以上。学校还将每年引导和扶持50个左右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成功注册并运营,实现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益。
编辑:谷毅峰
审核:刘红利 覃秀萍
微信号: uscnews 投稿邮箱:nhgzh001@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