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8年第4期经济与金融版文章节选
创新是企业家的具体工具,也就是他们借以利用变化作为开创一种新的实业和一项新的服务的机会的手段。……企业家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寻找创新的源泉,去寻找表明存在进行成功创新机会的情况变化扩其征兆。他们还需要懂得进行成功的创新的原则并加以运用。
——彼得·德鲁克
影子银行、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淡永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影子银行开始被人们所关注。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入手,运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研究影子银行发展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解释影子银行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然后加入企业创新变量,分析企业创新活动所遭受的融资约束,继而分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通过对2012—2017年中国沪深上市企业数据分析,文章发现,影子银行扩展了企业融资渠道,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企业对内部现金流的依存度有所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得到缓解。其次,企业创新活动的实施容易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影子银行的发展对企业融资波动具有平滑作用,使得企业创新活动保持平稳持续。 最后,对影子银行的精准监管也可以落在委托贷款等方面。关键词:影子银行;融资约束;企业创新
GUIDE READING
精彩先读
近年来,金融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影子银行作为规避监管、进行套利的一种金融创新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截止2017年底,我国影子银行已经发展到65.6万亿人民币。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影子银行渠道把资金注入市场,有利于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企业进行融资,同时,这也给经济发展带来潜在隐患,由于其无法全部纳入监管体系,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另一方,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所以,影子银行发展能否成为扩展企业融资渠道的一个新路径,值得我们研究。 |
|